防水毯施工流程
地下室桩台垫层→桩承台砖模施工→10 cm厚地下室底板(3~5 cm碎石找平层) →15 cm厚石粉铺填,并用水泥砂浆找平→阴阳角部位铺贴附加防水毯、桩头周边填防水粉→铺贴防水毯(施工缝位置预留300 mm) →桩头周边加涂防水浆→底板混凝土垫层(保护层)浇筑→承台内砌6 cm厚灰砂砖保护层,面批20 mm厚1:2.5水泥砂浆。
1.3 施工工艺
(1)在地下室四周砌筑排水沟及集水井,作为施工时排除地下室积水之用。
(2)在开挖后的岩面和土面上铺一层10 cm厚、粒径为3~5 cm的碎石找平层,再铺一层15 cm厚的石粉垫层,然后喷水泥浆,作为平面防水毯的施工基层,对于斜面桩承台位置,砌带肋的240砖模并批水泥砂浆作为边坡支护及基层。
(3)要求基层平整无积水。在防水毯铺贴前要清理基面,扫除杂物和垃圾,扫除积水(可容许潮湿),对有渗水的地方要堵塞后才能施工。
(4)防水毯铺贴时“黑色面”铺贴在混凝土结构上,“灰白色面”朝向迎水面(即土面),施工时每幅防水毯可根据需要任意裁割。
(5)铺贴时按品字型排列,使接缝错开,并且每幅防水毯要求互相搭接,搭接长度不少于100 mm,相邻两缝错开300mm以上。
(6)防水毯周边搭接位置用钢钉固定,间距为300 mm,且防水毯中间均匀地用钢钉固定,约600 mm×600mm设1个,以便更好地稳固防水毯。
(7)安装后的防水毯如损坏,应另裁割一幅比原来大100mm的覆盖于其上,边口处用钢钉固定,间距为300mm。
(8)如遇雨天,应立即组织排水,待雨停并清除积水后才能继续施工。对受湿的防水毯无需更换,但应避免在防水毯上走动。
(9)节点处理
①桩承台位置:应先环绕桩头周边涂50 mm厚防水粉,铺贴防水毯后,再在防水毯面上环绕桩头涂50 mm厚防水浆。
桩承台施工大样
②阴阳角部位:所有地下室底板阴阳角位置均要做弧形或钝角,并铺贴一幅每边宽150 mm的附加防水毯(相同材料),固定后才能覆盖整幅防水毯。 阴阳角部位施工大样
③底板施工缝位置:在第2次浇筑混凝土前,先清理施工缝面,待干燥后,涂上止水条粘贴剂,10~15 min后把止水条紧按其上,止水条无需每条贴叠,只要求末段紧贴即可,覆盖于止水条的混凝土,每边不少于100mm。如止水条遇水膨胀后,体积超过1.5倍时,必须更换。底板防水毯的铺贴应伸出施工缝位置300 mm,以便搭接。同时对伸出施工缝的防水毯必须用5 mm厚木夹板加以覆盖保护,并应设置排水沟以***防水毯不受水浸泡。后段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后才能继续铺贴。
④底板与外壁板节点处理:防水毯铺设至衬墙边,并转上沿地下连续墙内壁至衬墙施工缝上100 mm。
更多土工合成材料知识,欢迎访问wangkai8910的百度空间---“土工材料大百科”。


